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各不相同的,现在被列为维生素的物质有30多种,其中已知与生物体健康有关的有20多种,常见的有以下13种。从化学结构上看,各类维生素之间差异很大甚至毫无关联,因此维生素通常根据物理性质分类,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B1
泛酸、PP、生物素、叶酸、胆碱等)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储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除;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
从获取方式上看,维生素可分为天然制品和化学合成品。由于天然维生素受原料和提取技术的限制,产量低、价格高,因此化学合成居主导地位,占维生素总产量的80%左右。维生素行业各细分品种中,维生素B族、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A市场份额最大,分别为33%、30%、21%和13%,其他维生素市场份额较小,总占比仅3%。
1.维生素行业供给端呈寡头垄断格局、准入壁垒较高。
1)多呈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为主要生产地
维生素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34年的瑞士罗氏。瑞士罗氏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厂家,一度占有40%的世界维生素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瑞士罗氏、德国巴斯夫等维生素国际巨头结成“维生素卡特尔联盟”,逐渐垄断了国际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后1999年“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终结。进入21世纪,国际维生素巨头间并购整合不断,同时,鉴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环保持续严格监管、打击垄断价格操纵等原因,部分生产企业退出或关停相关维生素生产。维生素行业经过这一系列的整合调整,形成了中国企业、巴斯夫和帝斯曼三足鼎立的格局。
2)维生素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第一是技术壁垒,维生素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其工艺原由国际上维生素巨头所垄断,未掌握技术的企业难以完全复制现有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和工艺参数,同时难以获得制备维生素的关键中间体;
第二是资金壁垒,维生素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的企业,无法进入维生素行业,即使进入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
第三是退出成本壁垒,维生素合成路线较长,且设备多属专用,退出成本很高;
第四是品牌壁垒,为保证产品质量,各制造行业企业一般会选择维生素行业中的优秀品牌产品,并与维生素行业中优势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因此,非本行业企业通常较难以进入维生素行业,各品种基本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且行业集中度较高。
通过对各种类维生素及其中间体的行业壁垒统计。我们发现13中常见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D3及维生素E的中间体合成技术壁垒高,生产企业少,中间体的供应情况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维生素的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B1及生物素本身的合成技术壁垒高,市场难有新进入者。此外,维生素B1、维生素B5(泛酸)及维生素B9(叶酸)合成工艺的环保壁垒高,若无高昂的环保投入,难以进入该行业。
2.维生素行业运行特点:周期性强,寡头形成“价格同盟”
维生素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寡头垄断生产格局下,供应方对市场有极大的话语权,主要生产企业形成定价默契,尤其是市场低迷时行业内“价格同盟”强势有效。
在行业格局及盈利情况稳定时,行业寡头之间互不侵犯,市场难有新进入者;一旦偶发企业生产事故或运动式环保检查导致行业产能被动明显收缩,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寡头稳步提价,市场开始出现新进入者,但由于新进入者在原材料、成本、工艺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其公布新建产能所带来的预期效应通常大于实际产能投放时对原有市场产生的冲击;当停产产能恢复生产,相关产品价格将回落,或者当新增产能投放时,相关产品“价格战”开启,价格下降,直到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产品价格才继续稳定运行。